在自主无人艇航行过程中实现无人机自主起降极具挑战性,其难度在于工作在不同介质中的两个不等速运动体,在空间极其有限且随机颠簸的水面平台上,准确、全自主、稳定可靠地完成起飞和降落任务,因此机艇协同自主起降是海空跨域无人系统的使能技术与前沿热点。
1月14日,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在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组建的全自主无人艇创新团队,在广东东莞松山湖采用自主研发的HUSTER-68无人艇和无人机,成功完成了机艇协同运动起降,标志着无人艇团队的技术再上新台阶。
机艇协同起降过程中,无人机自主从HUSTER-68无人艇上起飞,执行指定空域探测任务。HUSTER-68无人艇自主探测周围水域环境,对无人机发出返航指令,无人机开始返航跟艇,并自主识别HUSTER-68无人艇的可降落位置,经历“跟随”、“下降”、“着艇”三个阶段,平稳降落在HUSTER-68无人艇上,成功实现了无人机艇协同起降。
据悉,无人机为团队全自主设计与研发的四旋翼飞行平台,飞控系统基于APM开发,搭载微处理器、云台摄像机、GPS、超声波等传感器,可以实现航迹规划,水域、空域探测等自主作业任务。HUSTER-68能够自主完成“水-岸-天”复杂环境信息感知与融合、目标探测等任务,具备自主避障与路径规划能力。
无人机艇协同技术能拓展机艇编队的机动性能,大幅提高机艇编队探测范围,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管控我国水域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团队相继克服了识别慢、对不准、跟不上、干扰大、难着艇等问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视觉自主无人机艇协同运动起降,为我国海洋跨域无人系统装备的革新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